发布日期:2024-10-14 23:12 点击次数:200
7月19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492.41万元,占总成交额13.09%学炒股配资,游资资金净流出426.45万元,占总成交额11.34%,散户资金净流出65.95万元,占总成交额1.75%。
7月19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7.51万元,占总成交额0.36%,游资资金净流出383.38万元,占总成交额2.93%,散户资金净流入430.89万元,占总成交额3.29%。
大家好,我是丹喵。
最近读了一本书,是耶鲁法学院教授Daniel Markovits最新著作《Meritocracy Trap》(《优绩制度的陷阱》,暂无简体中文版)。
读这本书的时机正好赶上我从大律所跳槽换工作,书中的数据和理论句句照进现实,仿佛是恰好而至为我敲响的警钟,有种魔幻之感。
优绩主义、精英主义也可以叫「择优主义」。
顾名思义,择优就是挑选一个系统里面最优秀的那群人,然后满足这个标准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精英。
这套价值观很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那一套,基本可以囊括当代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
相比起出生即决定命运的落后年代,当代社会精英主义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在说:命运天注定,缘分靠打拼,你的血统无法决定你的一生,但是你的努力可以。
听起来好像很励志,但《精英的傲慢》这本书传递的却是一个很残酷的结论:
精英主义正在摧毁美国社会,中产向下沉沦,社会对立一触即发。不管精英与否,也都变得越来辛苦和痛苦。
更可怕的是,这种系统在不断的自我循环固化中,若不停止,一切会越来越糟糕。
而且,大洋彼岸的现实,也隐喻着深陷内卷、疲于奔命、鸡娃不休、难以彼此对话的我们接下来的命运。
精英是怎么形成的?
要理解这个结论,我们需要先勾画三种社会现实:
精英是怎么形成的?
成为精英以后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没能成为精英的人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什么是精英?
单纯从收入阶层来看,一个完成学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想要跻身前10%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只能从事几种固定的高薪职业:医生、律师、金融、咨询、审计、IT。
那如何进入这些行业呢?
年轻人必须要先受到良好的教育,面临从小到大的疯狂竞争。在美国社会想进入名校,其实早就不仅是单纯个人能力的竞赛,而是整个家庭资源的投入。
如果说五十年前,美国社会经济的运转模式是资本、土地、机器、人力,现在基本上唯一重要的资源就是精英们的头脑。
家庭成为了新的工厂,负责生产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源。
在这个时代,培养出一个精英后代需要什么?
1. 双方父母都是精英:
美国在1960年之后,不同阶级的通婚越来越少。
1960年,只有3%的婚姻里,双方都有大学文凭。到了2010年,25%的新婚夫妇里双方都有大学文凭。受过教育的夫妇往往会将婚姻维持的更久,而且基本不会在进入稳定婚姻前生孩子。
因此,精英阶级的孩子相比于中产或贫困阶层,更大的概率在稳定的家庭关系中长大。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父母双方都有至少大学文凭的孩子,获得更高学历的可能性也更高,获得收入也更高
2. 一方家长的全职教育:
在精英父母组成的家庭里,在孩子0-3岁之间,往往有一个家长不工作,全职投入到教育上。
精英父母的教育质量也更高,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成为精英的各项能力。精英家庭的三岁小孩,平均能比中产阶级家庭的三岁小孩多认识49%的单词。
这些教育让精英家庭的小孩有更多的情绪控制能力——他们从小就开明、自信和自律。
有研究表明,情绪控制能力比认知能力对这些孩子的长期表现有更大的作用。
■《纽约时报》曾发表一篇文章,讨论了很多精英大学女性毕业生做了全职妈妈。耶鲁大学机构研究办公室也曾在2000 年对 1979、1984、1989 和 1994 届耶鲁校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发现40多岁的时候只有56%的女性仍在工作,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90%。
3. 精英学前班:
真正进入名校的竞争,从学前班就开始了。
美国大城市的精英学前班,会由常春藤的毕业生以1:7的比率进行教学。
这种精英学前班竞争激烈,要参考父母的职业和教育水平,和孩子自身的素质,而且学费昂贵,一年能有几万美元。
■这本书生动描述了美国纽约上东区精英家长,如何为了一个精英学前班的名额殚精竭虑、奔走争取
4. 全面精英化培养 :
一直到高中毕业申请大学的阶段,一个家庭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经历来培养孩子。
想要进入常春藤等精英学校,家长们会想尽办法让孩子一路在精英的私立学校上学,同时还要针对标准化考试上课外辅导班,从小扎实培养几个跟音乐、体育有关的兴趣爱好。
精英复制下一代精英
这个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能给后代提供的训练时间以及训练效率。
精英阶层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是倾尽全家的资源和精力的,每一步都走在前面,让底层家庭的孩子望尘莫及。
一般到八年级的时候,有钱人家的小孩平均比普通小孩领先四个年级的智力。
这种趋势一直延伸到孩子的成年阶段。
到18岁时,精英家庭的小孩平均比工人阶层的小孩多了500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包括读写训练、文化活动、参观博物馆和培养各种运动爱好。
普通家庭的小孩到18岁时,则把这些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或电子游戏上。
培养精英后代是一种投资,是纯粹的用钱去买教育资源,然后用最好的资源来最大限度提高后代的能力和水平。有钱的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直接生产出了更优秀的人力资本。
这种针对后代的教育投资,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继承。
传统的贵族阶级会将一辈子攒下的财富在死的时候留给孩子,让孩子直接通过继承遗产来获得贵族阶级地位。
现代的精英阶级通过把这些财富投资到教育上的办法,保证孩子能变成「精英」,具有社会认可的精英劳动价值。
在书中,Markovits做了计算,如果把一路投资给精英教育的钱加起来,考虑到通胀因素,大概相当于现代的精英家庭在死亡时一口气都给了孩子一千万美元。
这笔钱就是现代版的「精英遗产」(meritocratic inheritance)。
当代社会这种近乎唯一打造精英的方式,让跨越阶级的流动变得极为艰难。
想要迈入精英行业,首先一个人的父母自己要是精英,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还要在每一个正确的时间点把财富转化为教育,投入到孩子身上。
精英主义系统现在的评判标准,不再是我们每个人的血统,或者我们在法律上拥有多少财富了,而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的眼界。
因此为了把自己的阶级属性传递给下一代,精英们只能通过投资教育这种动态方式去传递。
Markovits认为,相比起直接传递财富的方式,精英阶级的这种动态继承更加稳定,传统经济形势里的「富不过三代」不再是问题。
在系统而机械的精英教育体系下,每一代人都会被训练成最优秀的人力资本,和最强大的赚钱机器。资本不会从遗传和继承中轻易地流失,因为被转化成了更稳固的形式,成为了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耶鲁大学在1960年之前基本只招收校友的孩子,之后开始引入SAT成绩,进入一个引以为傲的「择优录取」时代。
这种录取政策看似机会公平,实力至上,但精英家庭经过了一代人的适应,很快通过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使其阶级属性被稳固的动态遗传了下去。
资源和财富依然被固定垄断在少数人的手中,社会并没有见到阶级流动性的增强,也并没有变得更加公平。
但是,成为精英的确是更困难了,即使是父母优秀、富有的孩子,也需要从小到大持之以恒的努力。
■ 7月底,哈佛等精英大学的一众教授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论文,用精准的数据量化了富裕孩子爬藤的优势:家庭收入排前0.1%的学生在大学申请流程中,在非学术上获得高分的可能性,是中产学生的1.5倍。
成为精英的人又怎么样了?
我在看书的时候,读到一些让我非常震惊的数据。
比如说1982年,律师平均每年只需要工作1300个小时。而众所周知,现在美国大律所每年的平均计费工时都在2000左右。
上世纪直到1962年,银行都是下午三点关门,股票交易所3:30就关了,华尔街的交易人员和高管们之后就立刻下班回家了。
到了下午五点,地铁迎来晚高峰,6:30的时候,空无一人办公室会有清洁人员来打扫。晚上9点,整个城市最忙的股票经纪公司都会关门回家。
在那个时代,清洁工才是这个华尔街最忙的人。
情况应该就是在过去的50年间慢慢恶化的。
投行开始每周工作80-120个小时,大公司从管理层到底层员工都推行一种拼命工作的狼性文化,苹果公司要求高管们在度假时也要查邮件。
超强的工作强度并不会随着社会阶级和工作年限而改变,合伙人每年也需要花2000-3000个小时去bill时间、开拓生意或其他方式管理律所。
最富有的1%的阶级中超过一半的人,每周要工作50个小时。
■外媒Medium统计过超级成功人士的睡眠,绝大多数再6-7小时之间,其中睡觉最少的是特朗普,只需要每天3小时
回想起在工业革命初期,社会的上层阶级都会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工作量,投入更多的「闲散」时间到音乐、文化、艺术之中。
有足够的享受放松时间是他们重要的身份标识。贵族的标志正是可以不用从事生产工作,把时间投入到「没用」的事情上。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掌握了资本,可以剥削底层人力坐享利润。但当代生活已经没有了资本家,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反而被剥削的更狠。
■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里面就提到,「有闲阶级」的心理和劳动阶级不同,他们把劳动看作不体面的事情,过有闲生活才能显示比别人优越。
我曾经以为律师这种工作环境是因为处于服务业的甲方,但整个商业资本社会里,投行、审计、上市公司、基金……超长的工作时间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常态。
即使是在资本市场上坐拥资金的买方,在进行资本运作的时候,也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密集劳动才能获得利润。
过去几十年,有越来越多的富人是来自于这种「劳力密集」型的产业,而非「资本密集」可以坐享其成的产业。
1982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只有9%的人来自金融业,有15.5%来自制造业;2012年的时候24%的人来自金融业,但只有3.8%来自制造业。
数据显示,收入水平的前1%的人,收入中2/3到3/4的是来自于自己的劳动和知识,而非土地、机器这些一旦拥有就可以产生被动收入的「资本」。
财富的确在向精英阶层飞速集中,但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轻松,而是越来越忙了。
除了超长的工作时间之外,精英阶级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
他们从小到大一路竞争、拼杀、闯关才能进入所谓的精英行业,但并不是从学校毕业,进入了精英阶级就一劳永逸了。
到了最顶层,对人群的分类反而更加显著了,一点点能力上的差距,就意味着巨大的薪资差异。
收入水平在99%和99.9%的阶级,可能就是传统认为普通有车有房的中产和家里有矿财务自由的区别。
在古典贵族时代,可能只要踏入了这道门,就基本没有被驱逐的可能。中世纪的贵族阶层出生即可进入,无需竞争和门槛,也基本不用从事什么工作。
但现代社会的人类即使进入了精英阶级,也一刻不能放松,时时刻刻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被挤出这个游戏。
精英阶层已经形成了一种拼命工作的文化和规训,只有符合大环境的个人才能够被系统承认。
但同时个人也必须永远维持这种工作态度,才能从社会关系上持续得到精英阶层的认可。
因为精英阶层的竞争和「泛层间流动」是如此之强,精英阶层的孩子会从小焦虑到大,永远没有能放心和休息的时候。
数据显示,精英私校学生的自杀率远高于普通学校。
现代社会,跨层级的流动的确变得更难,但那并不意味着精英阶层的孩子自动获得了精英身份,而是要从零开始进行动态持久的努力与竞争。
在面临超级长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的同时,精英阶层用来鼓励自己的办法,是给工作赋予意义。
■这本书,恰恰戳破了工作意义的虚假标签。作者以犀利的笔触讨论: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
精英阶级不是为了有意义而去工作,而是为了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一种阶级地位和「尊严」而工作。
还有一层无奈的现实是,作为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他们获得收入的唯一办法就是剥削自己。努力工作带来高薪和升职,为了对得起这种价值认定,只有接受更长的工作时间。
因为阶级竞争的属性而不得不拼命工作,因为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而只能不断剥削自己。
这种现实又十分魔化的转化成为一种甜蜜的魔力,让许多精英行业的人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所操纵的这一切是有意义的,也值得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精英阶层从心理上接受了这种工作模式带来的荣耀和满足,也处在一个无孔不入、同行密切监视、并要求高强度工作的行业现状中,被胡萝卜和大棒同时驱使,努力往前奔跑着。
精英阶级变成了被孤立起来的劳动力。
■英国《金融时报》2021年出了一篇报道:《服从与恐惧:中国科技繁荣背后的残酷工作条件》,描述了中国几个科技大厂的残酷内卷,高薪伴随着996工作制,这些精英仿佛被工作困住了
无法成为精英的人又怎么样了?
既然成为精英了以后,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那那些没能成为精英的人呢?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过去五十年,传统的中产阶级渐渐从美国社会消失了。
一部分的中产阶级向上流动,进入了工作时间超长的精英阶层,同时也加剧了这个阶层的竞争。
一部分的中产阶级则向下流动,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重复性极强,没有晋升空间,甚至也没有意义。2010年的时候,美国低收入群体比高收入群体的工作时间少30%。
究其根本,还是技术的发展让劳动市场的两极化。
因为人类可以创造出能管理大规模劳动力的中央系统,中层管理职位的作用被信息技术取代,少数规模的精英阶层,可以管理更大规模的底层生产工作。
信息的集中流通,让管理层可以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和指挥最基层的情况。
管理者和底层员工的比例,从1:5逐渐扩展为1:30。
在80年代后,不管经济情况如何、盈利如何,美国所有的企业都在裁员,目的就是为了去掉这些中层管理人员,节约成本以追求更大的利润。
企业也开始雇佣越来越多的合同工和临时工,以纯粹压榨劳力为目的,没有任何晋升空间。
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管理结构的变化,让美国的经济最需要两种人才:
1. 具有高度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复杂的数据和信息来宏观指挥商业发展的精英人才。
2. 只需要掌握简单的重复劳动的基层员工。
这两种人的职业生涯天差地别,基本上是入行定终生。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麦当劳还会给基层员工提供「汉堡大学」,让店里面做汉堡的员工有机会通过学习知识,一路跃升到管理层。
1991年当上麦当劳CEO的Ed Rensi,在1966年加入麦当劳时只是在后厨翻汉堡,在那个年代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流通。
这种机会在现代已经不可能了。
公司管理层都要求是一路名校毕业纯正常春藤精英,从来就没有做过基层工作,纯粹投身管理。
而食物链底层做汉堡的拿着联邦最低工资,不需要任何教育就可以完成工作,也没有任何晋升到管理职位的机会。
从精英阶层的角度而言,经济结构的变化让他们的财富和工作量都增多了。
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对顶层劳动的技术要求变高,能从事顶层工作的人大大减少,每个人能分配到更多的利润。
另一方面,被替代掉、或被向下输送的中产阶级的工作,绝大部分通过了技术手段转移到了精英阶层的手中,让他们的工作量变得更多了。
这种顶层和底层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差距,也显示出了日渐发展出巨大鸿沟的美国社会。
近几年的艰难追根究底还是经济原因——中间那层的人消失了,要么向上走,要么被归到底层。
■哈佛教授Raj Chetty研究发现,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中产家庭孩子被录取的可能性低于家庭财富顶尖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低于最贫穷的学生,中产就这样「消失」了
管理的工作并没有消失,只是集中在少数的精英阶层手中了。
这些顶层的管理人员,与最底层的合同工,已经不仅仅是层级上的差别的——而是近乎物种上的差别。
1960年代,CFO的工资是普通工人的20倍,现在是300倍。收入差距的扩大,根本原因是精英阶级替代了中产工人阶级的工作。
在整体上,美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时间隔离」:
顶层社会拼命工作、没有休息时间,但可以积累大量的财富,并且以工作和财富来定义自己。
中产阶级大量失业,有充分的时间休息,但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种种为了便利生活和节约时间而发展出来的现代科技,丝毫没有减轻精英阶级的工作负担,也没有使中产阶级的生活变得更好。
1930年的时候,凯恩斯在书里预测人类将在一百年内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达到几乎不用工作的状态,普通人每天只用工作三个小时就够了。
现在,底下2/3的阶层的确工作时间少了很多,但是「工作」的意义变了。
在凯恩斯的时代,只有贵族才不用怎么工作,有大把的闲散时间消遣,但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拼命工作被赋予了精英阶层的意义,工作自己是阶层的象征。
「精英」不是一种逻辑,而是一种意识形态,对优秀和卓越的追求融入了每个人的骨血,也让人们从心中正当化了社会财富的不平等.
这种对卓越的追求,从精神上直接摧毁了失去工作的中产阶级。
失业不仅代表了失去经济来源,还失去了平等和尊严,彻底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活着的动力。
如何才能逃离精英主义,过上更好的人生呢?我们下次再聊。
注:本文付费授权转载于爱予星球学炒股配资。谷雨星球有所删减和编辑。